2019-12-08

友善土地的油芒

抗旱/未來作物
油芒為C4植物,光利用率高且種植期間不需大量灌溉水,其根系發展旺盛可與各類雜草競爭,很適合種植於邊際土地的糧食作物。研究分析莖桿表面蠟質後,得知莖桿抽出物含有大量的26C28C、的脂肪酸,這可阻擋水分的蒸散,所以植株變的抗旱。研究結果在距離海邊一百公尺的沙質土地上,台灣油芒仍然生長良好有收成,這特性對於沙漠化土地可推廣植被功能,對防止塵霾有莫大助益。另外廣植於海岸邊防風林下,讓植被更於豐富多樣。


無廢利用/循環經濟
台灣每年約有 150 萬公噸的廢棄稻桿及稻殼,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表示,稻桿、稻殼處理之方式包括就地掩埋、直接燃燒等;稻桿分解不易,腐熟過程中易產生厭氣環境而影響作物根系生長,燃燒稻草則易造成空氣汙染,且引發交通事故,可見為農業廢棄物另覓出路的迫切性。栽種新興物種台灣油芒除種籽食用外,也可利用莖桿作為加工飼料業使用,初步研究豬、牛、雞之適口性,這些牲口皆願意食用,這有別於水稻莖桿的處理,可以達到無廢利用的利益。目前鎖定價格高之櫻桃谷鴨、北京油雞和平飼蛋雞品種預備進行油芒飼料餵養,將生產之肉品結合自學學校學員創意料理,達到精緻化特色料理吸引消費者到部落。


鹽化貧脊土地再生
油芒的抗旱性已研究清楚,針對台灣各地魚塭土地已遭鹽化,擬進行鹽化土地種植油芒實驗,初步數據顯示莖業可吸收累積鈉鹽,這些帶鹹的莖葉給牛羊吃都沒問題,而原本牛隻就需補充鹽磚,希望土地因種植油芒數年,而得以淡化為一般使用地。我們透過高雄農改場的各方協助,研發出可行的耕種模式,做為日後推廣到貧脊缺水,或者國際難民營居住之地區。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